雖然我的鋼筆字與毛筆字都寫得不好看,但我一直相信,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的繁體字(漢字,正體字),是比世界上現存的文字更有意義內涵和文化的,因為我們結合了象形,指事,會意,形聲,轉注,假借這六書來造字,且每個字其實就是個藝術,如一幅畫一樣,雖然對岸全力發展簡體字,而各國也都跑去學簡體字或是普通話,但是當今世上只有我們可以看得懂過去古人所寫的文字與書籍,這對文化的傳承非常有幫助,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們的文字應該是我們的驕傲,更是世上少有的文化遺產,目前只有我們與香港(跟台灣還是有些許差異)有在使用,而在對岸因為當時的文革以及毛澤東當時親蘇,且認為中文字過於複雜難學導致識字率太低,想把中文羅馬化,而後就形成簡體字.
對我來說我覺得中文字還比較好記憶,因為他就是一個圖像只要了解六書原理,基本上都可以看寫出字念出字,反倒是羅馬文字要一長串拼起來,這才需要強大的記憶力吧?
身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,至少我們保留了許多舊有的文化,也加入台灣的在地文化,但本質不變,所以我們更應該捍衛我們的文化以及傳承給後代子孫,讓他們擁有這塊文化至寶,當然不管是在哪個地方,應該所有的華人都要傳程保護我們的文化,而不是去創造另一種文化出現斷層,畢竟中華文化能淵遠流長,也是因為如此,像是世界上三大古文字(蘇美楔形文字、埃及聖書文字和中國古漢字),只剩下我們的繁體字(漢字,正體字)流傳至今,請大家一起保護繁體字(漢字,正體字),讓她程成為世界遺產.
「漢字」光憑擁有三千年以上歷史,至今仍使字不絕,就可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,它的優越性,較重要的有下列數端:
- 就 結構來說:漢字是一種形、音、義兼備的文字,它有獨體的象形、指事,也有合體的會意、形聲。它組合成的字,無論筆畫多少,都可容納在一個方塊之中。因為它 是形音義的結合,大體多能即形見義,凡從水的字,都與水有關係,從魚的字,都與魚有關係,衡諸世界任何文字,絕對無與倫比。
- 就 演進來說:漢字自現今尚可見到的殷商甲骨文至今,已歷三千餘年,其間歷經鐘鼎文、大篆、小篆、隸書以至魏晉的楷書,楷書之後,形體大抵定形,包括楷書之前 所寫成的書籍,目前都用楷定書體印刷,因此,我們有完整的廿五史,一部用同一文字記錄長達二千餘年的信史,衡諸全世界,唯有我中華。
- 就 實用性說:漢字的穩定性很高,因此實用性也相對提高。在文學上,文言文與語體文使用同一種文字,只要識得漢字,就可閱讀古籍,與古人神遊,以致文化不至於 斷層,可以源遠流長。現今使用英文的人,如果讀得懂公元1066年以前的英文,他們的學術界就算你是「通第二種語言」的人。兩相比較,漢字的實用性遠高於 外文,無異是一種奇蹟。再者漢字屬方塊字,在電腦的容納上空間最小,加上漢字的輸入技術大有提升,其實用性大有可為,獨步全球,指日可待。
- 就藝術性說:漢字的書法藝術,世界上獨一無二,從漢字特性發展成的詩詞歌賦,對聯、字謎、合文、諧音、諺語等,都具有無可企及的藝術性。
補充: